查看原文
其他

那些高位接盘不良资产包的兄dei们,你们还好吗?

粽子 不良资产行业观研 2022-06-23

 

“不良”是个谜,想说清不易。万亿重压之下,求解已刻不容缓。“谜”的另一面,商机与危机共存。

 

这是一个真实的案例,粽子的土豪朋友是信托产品的忠粉,尽管基本不具备金融知识,也不关注金融政策形势,其实也不懂什么是底层资产投向,当然在这一轮严监管前各种信托产品最终投向大多实际上都跑去了政府限制的领域,比如房地产、地方政府平台,直到他前年买了某大型信托公司发行的产品今年初到期无法兑付!

 

这个产品投向什么?收购银行不良资产包!“买的时候说收益率至少10%,当时市场不要太火,大家都投,我是高净值客户,保守投了1000来万,这么多年头一回买信托产品,到现在连本都还没要回来的。以前我压根没关注什么投银行不良资产包暴利,惊喜不惊喜,意不意外,亏钱了!”

对中国不良资产市场来说,从2015年起各路资金蜂拥而入带来的资产包价格节节攀升,地方AMC数量不断增加,数以千计的非持牌机构和线上交易服务商,这些基本构成了一个爆发式井喷的市场的全貌,自然也孕育着各种显性或隐性的风险。

 

一时很难想起哪个市场和不良资产市场一样,起来的很快,沉寂下去似乎也很快。价格虚高让很多行业资深人士望而却步,一位非持牌机构总经理年初甚至直言:可能是部分区域市场已经非理性了,已经超出我的认知逻辑了,超出我的所有经验了,因为我觉得要么我是疯子别人是疯子,反正总归有一个是疯的,这个市场不具有投资价值了。

 

弱弱地问一句,那些高位接盘不良资产包的兄dei们,你们还好吗?

 

周三,一篇媒体报道NPL市场“变天”在朋友圈刷屏,同一天被刷屏的还有2018阿里拍卖特殊资产交易会,都谈到了同一个问题:资产包价格虚高形成的二三次不良风险。

 

长城资产周礼耀总裁指出,不良资产一级市场银行给资产管理公司的价差空间要在30%以上,不然资产处置周期和资产价格的不确定性会传导至资产公司和民营投资者,会形成二次不良和三次不良,不利于不良资产市场的良性发展,并预计不良资产行业将回归理性,让价格回归价值。

 

不良资产商业模式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一是靠折扣收益,买得早买得低,即价格优势;二是处置能力,把法律问题清理干净;三是运营能力,比如把原来值一块钱的东西可以运转成超过一块钱,所谓的价值提升。

 

锐达资产合伙人吴刚谈到,市场疯狂的时候一定要出货。去年绝对是一个顶,一个出货的良机。而一些人恰恰搞反了方向。买卖的核心,关键在于什么时候买,什么时候卖。所谓的处置技巧,所谓的盘活的本事,都要服从于买卖的时机。

 

东方资产战略发展规划部副总经理董裕平此前表示,今年一季度流标情况增多,资产包成交价格越发接近银行保留底价,“一级市场价格在不断变化,资产管理公司拿包现在比较谨慎,一方面之前拿的包比较多,另一方面现在资产包价格下降,也需要再看看。”

 

资产管理公司(AMC)收购资产包趋于谨慎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一些AMC过去两年在市场不计成本“扫货”,导致今年消化存量“包袱”压力大。以华融为例,近三年商业化收购不良资产规模超过1.34万亿元。因而,四大AMC的策略调整是影响今年资产包走势的重要因素。

 

再算一笔账,假定以6-7折的价格买入资产包,处置周期两年,考虑资金成本、处置费用等,要收回本金才能保本。对于一些缺乏尽调和处置能力的机构来说,就很有可能让持有的资产包形成二次不良。投机行为带来的亏损也使得资金相较于过去两年的狂热已有所降温,这也对资产包价格形成直接影响。


但愿也期待非理性投资机构被教育后,市场能迎来发展的良性循环。


对了,据说不良资产市场有十大未解之谜,你们能告诉一下粽子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